国久菌

长满菌落之地

《蝇王》与儿童之恶

纳兰妙殊:

读完戈尔丁《蝇王》。所有凶险、血腥情节,主演是一群十二岁以下儿童。


最好的一句在最后一页:“一个腰里系着一副破碎眼镜的红头发小男孩朝前走上来,可随后又改变了主意,站定在那里不动了。”这句的视角忽然转换了。整本书中那个妖魔“杰克”,夺取统治权、建立专制政权、偷、抢、杀死对自己有威胁的人,最后为了追杀前任领袖拉尔夫,不惜放火烧毁整个岛屿——这一切,不过出于一个红头发小男孩之手。


儿童之恶,因有体力与外形做障眼法,常令人产生“坏也坏得有限”的错觉。实际上,恶童能比成人去到更坏更糟糕的地步。因为他们恶得更加理直气壮,无遮无掩。文明世界之法则对他们心灵的束缚和影响尚浅、尚少。


儿童是更近于兽的生物。


而文明,是人从兽的身上挣扎出来的那个过程。


至于“孩子是天使”云云,那是进化决定的,是一个族群想要繁衍、必须要刻写在基因中的东西,那样才能使成年族员爱怜幼崽、护其成长,族群才能壮大,不至于灭绝。


但那不是事实。孩子不是天使。他们的恶,小一号,但纯度更高。




有两处读的时候觉得有点别扭:


象征野蛮凶残的男孩杰克,彻底告别文明与秩序时有一个仪式化的举动:涂装。他像原始人一样把脸涂成红白黑三色。这时有一句:“假面具成了一个独立的形象。杰克在面具后面躲着,摆脱了羞耻感和自我意识。”


这是文中重要情节中Top5中的一个。但这样一句过于鲜明,过于“跳出来”。


最后一段,终于有军舰发现了荒岛上的这群孩子,在成人面前,他们忽然从邪恶里惊醒,瞬间变回了儿童,象征理智与秩序的男孩领袖拉尔夫“失声痛哭,为童心的泯灭和人性的黑暗而悲泣”。这一句略显多余。作者一切旨趣和意图,已如皂在绢,明显得不能再明显,这样好像生怕读者不明白似的强调一句,未免画蛇添足。




最后一句“他等待着”。特别好。特别,特别好。




“荒岛文学”实在是迷人得很。以莎士比亚《暴风雨》为肇始,继以《鲁滨逊》,继以《珊瑚岛》《金银岛》,再到《蝇王》,简直像浓缩版的文明进程史:启蒙主义→后现代主义;写实、浪漫主义→超现实、讽喻、荒诞。起初还没有实验性质,后来就有了建构文学性质。


这种设置的妙处在于:抽离人身上的社会性,当你什么都不必遵守的时候,你会变成什么?


读过的“荒岛文学”余脉尚有——


法国人露的一手:米歇尔图尼埃《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簿狱》。其实就是《鲁滨逊》的同人作品。只不过结局是彻底调转的。


前苏联拉夫列尼耶夫的《第四十一》。在荒岛之上,没有政治身份,没有战士和俘虏,只有男人和女人。“蓝眼睛,我的蓝眼睛……”


以及拉美文学boom的《莫雷尔的发明》(1940)。




“荒岛”题材电影电视剧,就太多了。

评论
热度(80)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国久菌 | Powered by LOFTER